见过终结级ai的莫拉莱斯激光定位了一个建筑,然后老莫开始往回跑但边移动边瞄准以至于超射程了还能召米格
创建帖子
文字
投票
- 所有板块34个帖子
- 常規34个帖子
排序方式
卡片布局
错字,不少条目都有,有无一键更改的?
如题。部分页面中存在于引用模板内的文字中从原文重复照搬引号的现象,原文的引号与模板本身自带的同级引号点缀同时出现看起来很不自然,尤以厄普西隆任务中战后尤里的简讯和引用的部分人物台词为甚。
是否需要删除这些文字中附带的同级引号?
笔者认为对于一些无人机单位写这个:“驾驶员无法被杀死,因为没有”。有这几点笔者认为是不合适的。
首先虽然是无人驾驶,但是是可以遥控的。遥控也是可以算作一种驾驶方式的。
即便是人工智能写出来的AI,那AI其实也是可以算作驾驶员的。因为AI代替了人类驾驶员。
如果写因为没有,那这个载具又是如何运作的呢?总不该是心灵能量和超自然现象让这些载具发动的吧?
综上所述,如果只写因为没有的话,反而会带点敷衍,甚至也有点搞不懂这东西是如何运作的。
所以笔者认为与其写成“驾驶员无法被杀死,因为没有”,倒不如直接写:“驾驶员无法被杀死,因为是远程遥控的”或者“驾驶员无法被杀死,因为是无人机”又或者“驾驶员无法被杀死,因为是AI在驾驶”更为合适。
有没有一种可能,老鲍在原版就有的语音“Die, traitorous dogs!”指的是光头作为叛国者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老鲍在血色蔓延就有这句话是不合理的
况且打纽约的时候也没有哪个符合叛国者这个身份
所以苏联空军基地的页面那个建造时间为“?”是个啥情况
10次投票
一个嗯算bug吧,在罪与罚的地下阶段,如果你的英雄进入医疗堡垒,存档,然后再进来,那么恭喜你,你卡关了,你的谭雅或西德出不来了
11次投票
13次投票
14次投票
3.3.6中,提供火力/防御/速度增益和等级提升的工具箱的作用范围从以工具箱为中心的3x3提高到5x5了
这是为什么呢...
感觉要是有大佬想做肯定早就做了
没做的原因可能是在远古发生过相关的讨论?然后有大佬认为这些并不重要,还会使介绍栏过于臃肿?
有的时候有这些对甲比例是否会比较直观一些?因为在某些战役难度差分和changelog里会提到某种武器的对甲比例上调了多少多少,取决于装甲类型之类的,但是要是本来就没有对甲比例的数据只知道调整的部分总感觉有点奇怪...
我个人认为如果说是英雄、史诗和战役等一系列单位那么可以直接用”出场“来描述这个单位在在哪关登场或哪关不登场。
而”主要出场“用作与那些常规军备(如艾布拉姆斯、麒麟坦克这类),因为部分常规军备基本上都可以在剧情上登场,而只写”出场“无法凸显出他们在这个关卡中的作用和定位以及在这个剧情中发挥的作用,反而直接写”出场“直接草草了事,描述在干什么,有什么能干什么罢了。
所以笔者认为在常规军备和特殊军备中,可能需要用”出场“和”主要出场“来区分这个单位在剧情的表现。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欢迎下方指正。
查3.3.6 rulesmo时发现的,所有可常规生产的t3载具和飞行器都有了0.9倍的多工厂加速系数(BuildTime.MultipleFactory,注意不是BuildTimeMultiplier),经过我逐一排查有以下单位没有受到此改动:
怒焰地雷
蜻蜓无人机
武装直升机
灾厄坦克
迷雾机动车
伊利卡拉
madman
爆裂蜂
虎鲸干扰器
机械造物
希望看到的人能转告wiki编辑者们其它平台的群体,谢谢
机械首脑中是有出现的(3.3.4就有),但自爆摩托车的介绍貌似没提到这件事
最近一些编辑者会把导弹和火箭弹的区别搞混,那么我在这来给大家区分。
首先是导弹;导弹是属于可以制导的火箭弹,是可以跟踪的飞弹。列如:神盾装备的“美杜莎”防空导弹,跃迁载具的“方阵”导弹和悖论引擎的导弹巢,都是属于跟踪导弹。
再者是火箭弹;火箭弹是没法制导的,也就是说它们的飞行痕迹和炮弹一样,是抛物线的,列如:圣骑士坦克的重型火箭炮,布拉提诺的“喀秋莎”式“喷火”系统和九头蛇炮装备的火箭炮,它们发射的都是火箭弹。
因此编辑者们需要注意两者的区别。
28次投票
29次投票